-- 新聞:0793-8224621 --
年初以來,該區牢固樹立大抓基層鮮明導向,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于基層社會治理的各方面、全過程,始終以化解矛盾糾紛為牽引,圍繞“訪民情、解民困,萬名干部進萬家”主題,錨定“為民辦好事辦實事”目標,充分調動全區萬余名黨員干部模范帶頭的積極性主動性,大力實施“為民服務在身邊”“社會治理一體化”“風險隱患大化解”行動,常態化開展政法干部下基層、訪民情和在職黨員“雙報到雙服務”活動,推動黨員干部、網格員、社區民警、志愿者、社區工作者等多方力量下沉基層一線,開展“走進群眾家門、感知群眾家事、解決群眾困難、溫暖群眾心窩”系列為民服務工作。同時,成立“大抓基層年”工作推進領導小組和“萬名干部進萬家”工作調度專班,對所屬工作進行分層剖解,制作任務清單,將工作責任細化到人,具體到事,形成全區上下“工作有人管、任務有人做、責任有人扛、事情有人干”的良好工作氛圍。持續完善“縣級領導包鄉、鄉鎮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戶”長效機制,實打實摸準轄區內的老人小孩、傷殘人士、常住人口、流動人員存在的“急難愁盼”思想脈搏,按照“一戶一策、一人一策”等方式,面對面收集群眾線上線下的意見建議,將矛盾糾紛化解在第一時間或最初的萌芽狀態,對于無法解決的棘手問題,積極協調上級職能部門的專業力量予以盡快解決,并且做好群眾的心理疏導和情緒宣泄工作,防止矛盾激化、問題擴大,構建起居住場地舒適、鄰里和睦、生活融洽、群眾安樂的集體生活環境。
“小區旁邊的馬路上,有幾個窨井蓋子,每當車子經過就會發出‘哐當’聲,白天影響倒不明顯,夜里聲響就很大,住在周邊的住戶很難睡個安穩覺,麻煩社區能不能協調維修或者更換一下井蓋……”家住北門街道東都花園的徐乾光在社區工作群里@社區黨委書記林強,建議維修更換小區旁邊路上的窨井蓋,避免井蓋聲吵到住戶夜里休息問題。兩天后,林強在社區群里回復窨井蓋異響一事,已協調城管部門對松動的井蓋加設橡膠墊,響聲已消除。
“圍繞群眾需求,合心合力合拍搭建群眾和黨員干部的溝通渠道,推動為民服務工作更接地氣、更加緊密,進一步提升基層黨組織工作水平。”信州區委組織部部務委員徐康饒介紹,該區堅持從群眾最關心、最急切的小事做起,不斷增強服務意識,提升服務質量,對全區131個村黨群服務中心進行“提檔升級”,開展“365天服務不打烊”活動,張貼每日值班表,方便群眾隨時隨地能找到人、辦成事。
如今,在該區,依托鎮(街道)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綜治中心及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積極吸納并引導外賣小哥、快遞小哥、網約車司機、衛生清掃員、城管隊員為主的402名移動網格員等新興力量參與社會治理、融入城市基層治理體系,開展各類法治宣傳和科普文化活動,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軟實力,開展普法、學法、知法、懂法、用法宣傳,共同構筑起“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城鄉基層治理標準化”一體建設。(李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