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 id="c8wi2"><ruby id="c8wi2"><input id="c8wi2"></input></ruby></rp><button id="c8wi2"></button>
<button id="c8wi2"></button>
  • <progress id="c8wi2"><track id="c8wi2"></track></progress>

    <th id="c8wi2"></th>
  • <dd id="c8wi2"><pre id="c8wi2"></pre></dd>

    上饒新聞網

    -- 新聞:0793-8224621 --

    數字報刊 微信公眾號
    首頁> 新聞 > 江西新聞 > 正文

    千年學府探文明丨江西書院文化:千年弦歌不絕

    2023-10-27 18:48:35  |  來 源:大江網  點擊:

    白鷺洲書院坐落于吉安白鷺洲(白鷺洲書院供圖)

    白鹿洞書院俯瞰圖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鄔強

     “院者,垣也。”這是我國文獻中對書院最早的解釋,即矮墻將建筑物圍起而形成的藏書之處,從此奠定了書院與文化的不解之緣。

      從藏書,發展到讀書、再到講學、育人,書院逐漸成為中國古代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揮了重要作用。

      歷史上,江西長期作為書院發展的重點區域,在我國書院發展史上處于核心引領地位,書院文化更是長江文化江西段的典型代表。一千多年來,江西書院開枝散葉,花開灼灼,不僅為一方水土培育出薈萃英才,更成為學術和思想的發端之地,推動江西成為詩書禮儀之鄉、文章節義之邦,開啟贛鄱千年人文璀璨之景。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 全媒體記者沈冠楠 /文

      一

      初鳴之聲始于桂花香中。

      桂巖書院坐落于江西高安,是江西歷史上第一個書院,也是目前已知中國“最早招徒授業的私家書院”,相傳是公元814年唐代教育家幸南容創辦。

      史料記載,幸南容是洪城(今江西高安華林鄉)幸村人,公元793年中進士,與柳宗元、劉禹錫同榜,公元814年,時任國子監(唐代最高學府)祭酒的幸南容致仕返鄉,仍不輟教育,于高安城北六十里處選址出資興建書院,不僅用于藏書,還招徒授業。書院建筑規模宏偉,“環植桂三百株”“中植書院,旁翼四齋”,總面積超過一百畝。因所在地多桂花樹和頁巖,故命名為“桂巖書院”。

      據《幸氏宗史》記載,是時“應橋車馬馳逐,長途游客如織”,前來桂巖書院的講學、求學者甚多,一度“四方學子云集”。

      自唐至清,桂巖書院屢有盛衰,弦歌不輟。20世紀50年代因水庫興建,書院被淹沒于萬頃碧波中。2001年秋,上游水庫因清淤改造,水位下降,書院舊址得以重現,其間石桌、石凳等遺跡恍若隔世。

      而對贛鄱而言,桂巖書院和幸南容首開辦書院講學之風,江西因此成為古代書院文化的發祥地。此后的歷史中,作為育人之佳所、人才之淵藪、學術之發端,眾多書院如滿天繁星,交相輝映,以其強大的生命力,扎根社會,開創“江右書院冠華夏”的傳奇,厚植“耕讀傳家”的人文情懷,更滋養著贛地文脈延綿千年傳承不絕。

    白鹿洞書院被譽為“天下書院之首”“海內書院第一”(李劍濤 攝)

      二

      書院肇始于唐,經五代,興盛于宋。

      五代時期,中原動蕩,官學衰微,南渡浪潮頻起,江南地區相對安定,繁榮昌盛,“儒衣書服”漸盛。

      降至兩宋,書院發展進入黃金期,并實現從藏書、修書機構到作為一種民間文化教育機構和教育制度的轉變,這也標志著我國教育事業進入新紀元。彼時,位于長江流域的江西,經濟繁華,社會安定,書院尤為盛行,成為官學的替代機構和有效補充。

      元代開始,江西書院的官學化加強,政府接管了一部分大型書院,派遣官員主教,并賜額置田。同時,私家講學亦綿綿不絕。

      從兩宋到清末,江西書院林立、書樓遍布,其數量之多、影響之大,令人拍案驚嘆,更是長期在全國“獨領風騷”。

      據考證,北宋全國共有書院73所,其中江西23所,居全國第一;南宋全國共有書院442所,其中江西147所,居全國第一;明代全國共有書院1962所,其中江西270所,居全國第一;清代全國共有書院4365所,其中江西392所,僅次于廣東531所,居全國第二。

      1996年出版的《中國書院辭典》統計,從唐代至清代,全國各地有據可查的書院共7300余所,其中江西989所,居全國之首。而據江西省地方志辦編纂的《江西書院》最新統計,江西有書院近2000所,比過去統計的數量增加了一倍多。在瑯瑯書聲中,江西成為“文化之邦”“文獻之邦”和“文章節義之邦”。

      1901年9月,清政府正式下達書院改制上諭,將全國各大書院改成學堂,存續千余年的書院制度戛然而止。隨著1905年科舉制被正式廢除,眾多江西書院結束其歷史使命,改制成近代學校,成為近代教育發展的載體。

    鵝湖書院因歷史上兩次“鵝湖之會”聞名(鵝湖書院供圖)

      三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

      儒家將“居山水之上”視為理想的環境觀,其講學之所多依山傍水而建,文化與自然得以相生相長。名山勝川眾多的江西,有著得天獨厚的書院創辦環境,也吸引著一代代文人雅士投身于靈山秀水,辦學論辯,激蕩哲思,孕育出一批享譽全國、流芳千古的“明星書院”。

      清乾隆年間,知萍鄉的官員胥繩武曾評價:“書院屬江西,義取諸物,最稱名者三:一鹿洞,一鵝湖,一鷺洲。”

      “鹿洞”即白鹿洞書院,位于廬山五老峰之南,這里四山環合,一水中流,清幽靜謐。其最初為唐代“白鹿先生”李渤與其兄隱居之所,南唐時,“廬山國學”開辦于此,到宋代擴建為書院。公元1179年,朱熹知南康軍(今江西都昌),為書院籌措田產,定規章,立課程,刻教材,并邀呂祖謙撰院記、陸九淵講學,書院得以聲名遠揚,被譽為“天下書院之首”“海內書院第一”。

      鵝湖書院,又名文宗書院,位于鉛山縣鵝湖山麓,因歷史上兩次著名的“鵝湖之會”而蜚聲四海。1175年,朱熹與陸九淵、陸九齡應呂祖謙邀請,論辯“性理”之道于鵝湖寺,史稱“鵝湖之辯”,開創了中華理學論辯之先河。1188年,辛棄疾、陳亮續創佳話,二人會于鵝湖寺,“長歌相答,極論世事,逗留彌旬”。

      白鷺洲書院因洲得名,位于吉安城東面、贛江之中的白鷺洲,其上草木蔥蘢,白鷺蹁躚,恰似李白“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一句所描繪之景。公元1241年,吉州知州江萬里創建白鷺洲書院,以傳播理學、立身名節作為辦學宗旨。1256年,學子文天祥高中狀元,宋理宗御筆賜匾,以示褒獎,書院聲震朝野。明萬歷年間,知府汪可受重修書院,后成為傳播陽明心學的重要場所。

    陽明書院(陽明書院供圖)

      此外,坐落于青原山麓的陽明書院亦是影響深遠。1510年,王守仁(即王陽明)知廬陵縣,在青原山倡良知之學,從學者甚眾,后吉安王門學者建青原會館,舉春秋兩會,青原山遂成為王學傳播中心。講會持續百余年,使吉安榮膺理學之邦,享“東南鄒魯,西江杏壇”之譽。1839年,為紀念王守仁,王門學者創建陽明書院,集九邑俊秀在此肄業。

      江西書院的故事說不盡、道不完,象山書院、盱江書院、南豐書院、慈竹書院、流坑書院、豫章書院……一代代書院從修建,到興衰、復興,其影響之深度和廣度領冠中華,成為唐代以來推動中國教育和思想前進的支柱性力量,其內蘊的是江西這一方水土崇學興學的優良傳統,筑牢的是江西人“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神州霧列、俊采星馳”的文化自信。

    鵝湖書院(鵝湖書院供圖)

      四

      十步之內有芳草,廣廈所育皆英才。

      歐陽修曾不無自豪地說:“區區彼江西,其產多材賢。”江西歷史上人才輩出:文學上,唐宋八大家江西“占其三”、黃庭堅為江西詩派開山之祖、湯顯祖被譽為“東方的莎士比亞”;政治上,江西出了晏殊、歐陽修、王安石、文天祥、江萬里、解縉等一批彪炳史冊的名臣良相;哲學上,朱熹、陸九淵、李覯、何心隱、羅欽順引領一代思潮……作為教育和學術機構,江西書院秉持開放包容的辦學原則,是人才最重要的“孵化地”之一。

      在這里,慕學之風廣受推崇。唐末詩人王貞白在白鹿洞讀書時,曾寫下“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道出讀書的樂趣與真諦,并勉勵后人珍惜時光,成為不朽格言。

      在這里,寒門才俊求學機會增加。首創于江西的學田制,由政府劃撥給書院學田,形成較穩定的養士教育經費保障機制,這在極大程度上保障了寒門學子接受教育的權利,加強科舉和教育平民化的傾向。

      在這里,論辯之鋒激蕩學術活力。國學大師陳寅恪曾指出:“華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中國歷史發展到宋代,文化上再次出現“百家爭鳴”的盛況:王安石之荊公新學,蘇軾之蜀學,程頤、程顥之洛學,由朱熹“集大成”的理學,還有陸九淵之心學,陳亮、葉適“事功之學”……至明代,理學成為官方主導思想,陽明心學則“異軍突起”。

      書院成為不同學派“爭鳴”的主要場所。如朱熹、陸九淵“鵝湖之辯”,朱熹強調“格物致知”,陸九淵則主張“發明本心”,雙方激辯三天三夜,朱熹最后拂袖而去,憤懣至“深山靜坐數月”。六年后,朱、陸二人又有“白鹿洞之會”,朱熹邀請陸九淵前往白鹿洞書院講學,陸九淵作《白鹿洞書堂講義》,朱熹為該講義題跋。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一辯一會”中,朱、陸二人雖產生激烈的思想交鋒,但在書院開放包容的文化氛圍中,各派學說亦得到充分發展。

    陽明書院的五賢群雕(陽明書院供圖)

      據統計,江西歷史上共有進士10820人,占全國10.96%;狀元31人。其中,僅宋代就有5534名,占全國將近三分之一。直到明代,更是有“滿朝文士半江西”的說法。從江西書院流淌出的這汪清泉,一路卷起山花翠葉、星光月影,流經贛江、鄱陽湖,最終匯聚成氣勢磅礴的江潮,涌入廣袤的文明之海,為江西文化、中國文化、世界文化增添了光彩絢爛的一筆。

    白鹿洞書院的朱熹雕像(白鹿洞書院供圖)

      五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如果說,崇文重教是江西書院立身之基,“以天下為己任”的治學傳統和對“修身”的永恒追求,則成為贛地書院文化傳世千年芳華不朽的昌盛密碼。

      朱熹作《白鹿洞書院學規》,提出“教人為學之意”,系使之“講明義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向學子們提出“窮理正心,修己治人”的殷殷期望。

      白鷺洲書院辦學宗旨是“不獨以文章取科名而已,愿以行己有恥為第一義”,培養了民族英雄文天祥和鄧光薦、劉辰翁等一批愛國詞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蘊含的愛國精神、《正氣歌》澎湃而出的浩然正氣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標桿,激勵后世無數仁人志士為中華之崛起而奮斗。

      20世紀初,上饒信江書院改制為新式學校,革新諸多課程,不變的是與國家命運同呼吸的家國情懷和勇于創新、不屈不撓的精神,一批志存高遠、品德高尚的有識之士任教于此,培育出革命者如王庚言、黃道,科學家如周行健、黃家駟,詩人如陳運和等。土地革命時期,贛東北蘇區創始人黃道、邵式平等曾在此從事教育工作,書院成為革命思想的重要傳播地。

      千載歲月悠悠,“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主旋律在江西書院始終響遏行云、繞梁不絕。為南宋文人李道傳曾說:“竊觀國朝文章之士,特盛于江西……此八九公所以光明俊偉,著于時而垂于后者,非以其文,以其節也。”

      風雨如晦,君子有為。深耕江西這片人文沃土,江西書院秉持的家國情懷成為江西人的文化圖騰,為莘莘學子提供了取之不盡的精神財富。

     六

      國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鑄之。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確提出要“著力賡續中華文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為我們在新時代新形勢下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指明了方法路徑,提供了根本遵循。

      豐富多樣的書院文化遺產保留著彌足珍貴的文化基因,成為賡續中華文脈和江西文脈的重要載體。加強對書院文化的保護、研究、利用工作,去糟粕、取精華,推動其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成為江西建設文化強省的題中之義。

      10月25日,在江西省委網信辦、人民網組織實施的“千年學府探文明”網上主題宣傳江西站活動中,江西省書院研究會秘書長郭宏達在接受采訪時,引用朱熹“雅歌有余韻,絕學何能忘”介紹白鹿洞書院千年傳承。其表示:“賡續、傳承、包容是白鹿洞書院的本質所在,時代則給書院的創新性發展注入最大的活力。”

      據悉,白鹿洞書院于198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為廬山世界文化景觀的主要景區。如今的書院,綠樹環抱,建筑古樸,是旅游休閑、讀書講學、靜修怡情之處,更蘊藏著豐厚的古色、綠色、紅色文化內涵。

      2006年,鵝湖書院被國家文物局批準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成立上饒市鵝湖書院風景名勝區管委會。

      2013年,白鷺洲書院入選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吉安市委、市政府對其進行全面復原和提升,并開辟白鷺洲書院文化展覽、新建“書院橋”等人文景觀。

      “文旅融合”賦能,讓書院在新時代“活”起來。郭宏達說,立足于書院,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關鍵在于如何使來此參觀、游玩的人們樂于接受文化熏陶。

      宣傳上,“除了做好講解,更多地需要創新互動方式。”郭宏達提到,要結合人們的日常生活,開發文創產品。

      內容上,不僅要講儒家傳統,更要有包容萬象的文化格局,如依托書院開展多種多樣的學術論壇。

      最重要的一點是,以書院的自身文化特色為堅守。郭宏達告訴記者,以白鹿洞書院為例,多年來,其將《白鹿洞書院學規》作為宣傳推廣的“重中之重”,引發學術文化的頻繁交流合作,形成廣泛的世界性影響。“近十年來,白鹿洞書院的研學轟轟烈烈、蓬勃發展,每年的研學人數約5萬人次,這些學生來自江西、省外甚至海外。”

      “正是這樣的點滴之為,逐漸提升人的精神氣質和文化內涵,讓我們在新時代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之中。”郭宏達說。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放眼贛鄱大地,千年書院煥新顏,文化自信譜新篇!

    免責聲明

            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a毛片免费全部播放视频,a毛片免费全部播放无风险,a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rp id="c8wi2"><ruby id="c8wi2"><input id="c8wi2"></input></ruby></rp><button id="c8wi2"></button>
    <button id="c8wi2"></button>
  • <progress id="c8wi2"><track id="c8wi2"></track></progress>

    <th id="c8wi2"></th>
  • <dd id="c8wi2"><pre id="c8wi2"></pre></dd>